以科技为引领,建立完善我区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的建议-凯时尊龙官网

 以科技为引领,建立完善我区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的建议-凯时尊龙官网
当前位置: 凯时尊龙官网-z6尊龙平台 >> 本地科技工作者建议 >> 正文
以科技为引领,建立完善我区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4-07

【按】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十四五”科技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作为基盘技术摆在科技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用于支撑健康中国的建设发展。根据我区区情,应积极推进以科技为引领,应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完善我区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现编报,供参阅。


一、我区目前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应急防控体系现状

当前,我区面临着公共卫生防控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的新冠疫情,二是我区目前存在我区境内高发、多发、频发的急性传染病,如结核病、艾滋病、鼠疫、布鲁氏菌病、手足口病、黑热病、禽流感等。这些突发、新发、频发、急性、烈性、潜在的传染疾病,是目前我区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稍有不慎,防控出现纰漏,其造成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将严重影响我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我们对此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2003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已先后投入上亿元,在各级卫健委系统cdc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全疆的自治区-地州市-县三级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目前拥有p3实验室1个,p2实验室10余个,从事疾病防控的专业技术人员有4300余人。在传染病医疗救治方面,我区(不含兵团)目前有三级甲等医院有36个,二级甲等医院121个,其中抗感染(传染病)床位3900余张,重症监护(icu)床位5000余张,自治区共有传染病专科医院6个,床位1785张,全区从事抗感染(传染病)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人。上述这些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支撑着我区整体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的运行,在这次我区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从这次7月乌鲁木齐突发的新冠疫情来说,我区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还存在着以下明显短板和弱项:

(一)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不能满足当前疫情应急防控的需要

我区幅员辽阔,交通不便,目前已有的专业疾控人员和医疗救治人员远远不能满足2486万人口的公共卫生防控和医治需求,尤其在南疆地区尤为凸显,一但疫情发生,不可避免的将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现象。

(二)科技水平和研发力量较弱

由于历史、地域和经济的原因,我区整体科研力量和科研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第三梯队,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生物技术、基因全测序技术方面差距甚远,基础理论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三)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和专业人员水平较低

从我区每次发现疫情的情况来看,比起国内其他省区相对迟缓和滞后,核酸检测、病原体的检测与溯源能力较弱,尤其是基层生物安全实验室严重缺失,专业技术人员学历较低,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缺乏,误操作情况时常发生。

(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口岸防控能力薄弱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体系,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协同和协调,其体制机制尚在探索当中,建立完善该体系任重而道远;我区有着全国最长的边境线(5600公里)、最多的口岸(2个航空口岸,12个陆路口岸)、最多的国家(8个国家)接壤,其“外防输入”的压力有增无减,切不可掉以轻心,这次7月突发的疫情不排除是外来输入的可能性。上述这些短板和弱项,已成为制约我区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主要瓶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慎计重举,明画深图,逐一加以研究解决。

(五)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对我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常态化”,就是要在全面恢复经济、学校、开放公共场所情况下,面对输入性疫情、疫情扩散和反弹的风险,也就是要进入2019-ncov与人类共存的时期。我区已经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加大,口岸输入人群将数十倍于今天的输入量,疫情管控将变的极其复杂和艰巨。

在常态化下,必须要具备完整的发现病原体网络体系和强大的病原体追踪体系,以及出现局部性疫情爆发后快速应急救治体系。我们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分区域、分等级评估我区各地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实现应急工作精准高效,减少疫情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二、以科技为引领,建立完善我区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

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应用科学技术加快“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疫情疾病救治等重点领域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科学防控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提升科技储备能力和科技攻关能力,在疫情发现追溯、特色抗病毒药物研发、中西医临床救治等方面全方位筑牢公共卫生防控体系。

(一)建设综合协同、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防控监测预警体系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系统,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研究开发我区预测预警直报系统,整合疾控、口岸、交通、公安、医疗机构等各类监测数据和调查研究数据,建立新疆地域特点的多元大数据分析的重大流行传染病的防控监测平台,实时上报和反馈,及时传递预警、救治等防控信息,让各级政府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疫情动态,为政府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提供咨询决策服务,并向公众开放疫情信息,为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监测、协同管理、决策指挥以及便民服务提供平台支撑。

(二)建设国内先进、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和传染病救治体系

针对我区多发、频发、急性、烈性传染病,溯源病原体源头和探讨发病机制,制定《危重症及并发症治疗方案和指南》,起草《我区重大疫情和常见传染病疫情的诊断标准和规范化流程》。整合完善我区疾病救治远程网络,发挥国家和自治区医学专家的作用,建立重大疫情和常见传染病的远程医疗诊治体系和规范化流程,用于指导和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早期识别、预警能力、确诊率、治愈率,降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能力。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南疆4地州)抗感染(传染病)基础建设,构建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三)建立“提前预警、覆盖全疆、准确检验、有效救治”的标准化检疫检验防控管理模式

依托自治区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各级疾控中心、传染病医疗机构,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保障实验室规范化、专业化、共享化,防止和杜绝实验室病毒和病菌泄露。提高基层边远地区、重点区域和边境口岸的核酸检测能力,落实“四早”措施,突出重点环节,通过现代预防医学与it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和发现影响我区传染病传播流行和其他省区的共同点和差异化因素,系统寻找和评价我区流行性传染病的季节性高发和地缘性高发原因,充实新疆地方高发传染病数据库及生物样本库,建立疾病预测和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我区重大疫情和传染病防控的标准化管理新模式。

(四)发挥“对口援疆”和“一带一路核心区”优势,建立“学、帮、带”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合作交流机制

要充分认识到我区生物技术和信息科技水平与国内外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实状况,加强和拓宽与国内外高等院校、一流科研机构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渠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虚心向他们学习,通过“学、帮、带”方式,引进吸收消化各类生物医药和信息网络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我区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借助19个省市“对口援疆”的优惠政策和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契机,与国内外同行建立起深层次合作交流机制。

(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五)将疫情防控和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项目列为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由自治区财政拨出专款,在每年相关重大项目和重点计划中予以立项支持,专项设立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经费投入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下的持续性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统筹组织布局各专业领域的优势团队,尊重科学研究自然规律,进行长期资助、鼓励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确保项目目标完成,为自治区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建议专家:

顾政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学会理事长、研究员


z6尊龙平台的友情链接:
  • 新疆科协微信

  • 新疆科协抖音

  • 科技馆微信

  • 科普活动中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