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十大科普人物
① 马 俊
推荐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
广东省气象公共服务中心气象节目主持人。策划录制气象科普视频近万条次。荣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全国十佳科普使者、全国优秀科普讲解员等荣誉称号。
② 付志周
推荐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哈尔莫敦镇林业乡土技术员。带领村民开展治沙大会战,科学治理沙化地12000亩,形成一道34公里长的绿色屏障,保护耕地158000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最初的3%提高到70%左右。
③ 尼玛次仁
推荐单位: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重点围绕青稞品种选育、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开办田间学校,有效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
④ 匡廷云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光合膜蛋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撰写科普书籍及科普文章,助力青少年科普及科技创新能力培育。
⑤“协和名医”科普团队
推荐单位: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
“协和名医”科普团队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团队成员组成,目前包括郎景和院士、朱兰、田秦杰、樊庆泊。团队成员深耕妇产科学领域,取得许多理论和研究成果,致力于该领域的科普工作。
⑥ 杜志岐
推荐单位:中国兵工学会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全国劳动模范,第一代空降战车、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等阅兵装备总设计师。10年间,坚持在高校开展装甲车辆技术概论和产品研发方法论的讲座,开设公众号传播军工知识。
⑦ 李 玉
推荐单位:教育部科技司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从事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在国内首次倡导提出“南菇北移”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举办科技讲座80余场,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30亿菌袋。
⑧ 何剑锋
推荐单位: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长城极地生态国家观测研究站站长。长期从事极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通过制作科普视频、参与科普活动、编撰科普读物,介绍极地生态环境特点,培养大众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⑨ 张永强
推荐单位: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农村中学科技馆馆长。24年来奋战在科普一线,指导本校学生在县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上千奖项。近4年来,为郴州市科技辅导员培训18场次,参训人员达4000人次。
⑩ 骆惠玉
推荐单位:中华护理学会
福建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36年,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和肿瘤防治健康教育公益活动,组织健康教育大讲堂,成立肿瘤患者俱乐部。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传播专家库。
年度十大科普作品
①《深海浅说》图书
推荐单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创作,全书不仅着眼于海洋科学本身,更是深入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堪称目前国内最为全面且精准的海洋科普力作之一。
②《见证百年的科学经典》图书
推荐单位:中国科协科普部
由中国科协组织编写。作品收录了钱学森、孙家栋、钟南山等38位科学家的书信、散文、演讲稿等经典作品40篇,展现了党领导下的科技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之路。
③《正在消失的美丽中国濒危动植物寻踪》(植物卷、动物卷)图书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创作。作品一共收集介绍了我国130种珍稀濒危植物、214种珍稀濒危动物,并介绍了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目前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④《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图书
推荐单位:中国宇航学会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人民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等人创作,以生动浅显的语言,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变迁、探索手段和工具的发展、探索所获得的重要发现等知识。
⑤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
推荐单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首都博物馆、杭州黑曜石展示设计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实施,运用图片、动画、视频、模型、讲座、ar等深入浅出的阐释方式,集中展示全国23家文博机构的五十余件展品。
⑥“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展览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策划实施,展出近千件国宝级精美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尤以瓮安生物群、澄江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以及热河生物群等化石最为珍稀。
⑦《“象”前脉动》视频
推荐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由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共同创作,作品记录了新时代中国的护象故事,为世界提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方案。
⑧《100年,“重塑”山河!》视频
推荐单位:中国测绘学会
由星球研究所制作出品,以地理的独特视角,解读了100多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伟大变迁,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2亿。
⑨《党史里的科学家》系列视频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
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原创策划制作。作品聚焦百年党史里为党奋斗、为人民奉献的科学家群体,通过情景再现、实景表现、动画呈现的有机结合,表现出党员科学家卓越的品质与闪光的精神。
⑩《大头儿子走进中广核核电基地》系列科普动画
推荐单位: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央视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作。用少儿喜欢的ip形象,结合生动有趣的讲故事方式,让少儿了解核能科普知识,真正做到核能科普从娃娃抓起。
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事件1.我国疫苗研发和接种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中维自主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相继被正式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83533.2万剂次。
事件2.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落实国家有关科技战略规划,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未来15年科学素质建设勾画新蓝图。
事件3.天宫开讲科普课,掀起全民航天科普浪潮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本次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这是我国科普教育活动覆盖面最大和参与公众最多的一次重大实践。
事件4.大量科技应用助力三星堆考古新发现
三星堆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本次考古发掘和保护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考古发掘、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的全过程紧密结合。
事件5.中国科学家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党中央发布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科学家精神入选其中。
事件6.《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召开
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全面总结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表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事件7.中国开启建造天宫空间站的新时代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件8.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也在世界航天史上首次成功实现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的三大目标,成就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事件9.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四个面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事件10.公众自发向袁隆平、吴孟超等已故科学家致敬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同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公众纷纷自发进行哀悼和缅怀,在全社会掀起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热潮。
年度科学辟谣榜
谣言1.“0蔗糖”就是无糖
错
0蔗糖不代表无糖。“0蔗糖”可理解为未添加蔗糖,但并不代表该食品内不含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糖类。“0糖”和“0蔗糖”表示的含糖成分、含糖量截然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谣言2.用乳铁蛋白牙膏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
错
幽门螺旋螺杆菌主要寄居在人体胃部,在口腔牙菌斑、舌苔、唾液也有少量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使硫化氢大量增加,引起口臭,这并非通过刷牙就能解决。目前,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模式,牙膏只是刷牙的辅助用品,不能作为药物发挥治疗作用。
谣言3.“一孕傻三年”
错
“一孕傻三年”本身就不科学。因为生养孩子令妈妈们紧张、疲惫,睡眠质量直线下降,这会导致人经常出错。但这些都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造成的,跟“傻”不沾边。这种论调,既不尊重女性,更无科学性可言。
谣言4.核技术灭蚊对人体不安全
错
核辐照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已比较普遍,被证明是安全无残留的。核辐照技术灭蚊就是瞄准蚊子强大的繁殖能力,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让雄蚊不能正常孕育。这种灭蚊方法对环境的污染基本忽略不计,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谣言5.减肥应该拒绝吃主食和油
错
油脂和主食都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脂肪除了能提供热量,还起着保护脏器、维持体温、提供必需脂肪酸等重要作用,而主食能提供必需的热量,如果为减肥拒绝摄入,会让身体没法高效运转,带来健康风险。
谣言6.水果越酸维生素c含量越高
错
水果吃起来酸不酸,主要取决于水果中的有机酸含量,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此外水果的含糖量,会影响水果的“糖酸比例”,含糖量高吃起来甜,反之更酸。因此,口感是否酸,受维生素c的影响很小,靠口感来判断维生素含量,是不准确的。
谣言7.“左旋肉碱咖啡”可以健康减肥
错
虽然大量文献证明左旋肉碱可降低体重和减少体脂,但大部分受试者都配合适量运动及合理饮食。人体自身可合成足够的左旋肉碱,单纯口服左旋肉碱并不能增加肌肉肉毒碱浓度,也不能促进脂肪燃烧。单纯靠饮用“左旋肉碱减肥咖啡”减肥不靠谱。
谣言8.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更安全
错
是否加入食品添加剂是由食品性质和生产工艺决定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a食品中无毒的添加剂,在b食品中可能就严禁添加。因此,不能单纯以是否有食品添加剂来判定食品的安全性。
谣言9.不渴不用喝水
错
不要等到身体已经发出“渴”的信号再喝水,因为一旦能够觉察到“渴”,就意味着身体至少已经缺水2%以上,而经常缺水,会对健康有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可以保持一定频率,每次喝50-100毫升。一次喝水太多,对身体也是有损害的。
谣言10.量子波动速读,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错
人类在学习的时候,人眼对于信息的获取、大脑对于信息的处理都是有生理极限的。量子研究“波”的概念和水波、声波有很大区别。而且无论波的概念如何拓展,书本上的油墨并不具备辐射和传播的功能,书本的知识更不会自动呈现到人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