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建言
01云计算产业:建议发展能源互联网产业,实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互补、协同发展
02能源中试项目:希望加快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建设“国家能源化工技术创新基地”
03水资源利用:建议在水库上方覆盖光伏面板,实现光伏发电、减少蒸发双重功效;尽量实现管输减损;建设“水资源银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月14日,院士、专家在艾湖12井区听取新疆油田公司有关介绍。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文娟 摄
7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工程院、新疆科协组织的“院士新疆行”来到我市,多位院士、专家赴云计算产业园区、新疆油田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中试基地、三坪水库、农业综合开发区等处调研,了解我市发展现状及目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稳步增储上产 实现协同发展
7月14日上午,“院士新疆行”活动能源化工调研组院士、专家先后来到云计算产业园区、市规划馆调研。
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已聚集了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中石油数据中心(克拉玛依)、中国移动(新疆·克拉玛依)数据中心等大数据中心项目。
在参观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的过程中,院士、专家们对我市云计算产业起步早、发展稳、基础牢表示赞许。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建议:“克拉玛依市可以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发展能源互联网产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来实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互补、协同发展。”
当天下午,院士们来到新疆油田公司,在玛湖油田砾岩油藏开发现场艾湖12井区钻井现场,详细了解了新疆油田尤其是玛湖油田砾岩油藏近年来的勘探开发情况。
玛湖大油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它的发现,突破了传统砾岩沿盆缘沉积观点,创新形成了源上砾岩大面积成藏理论,创建了“大平台、长水平段、密切割、平齐拉链、批钻批压”建产新模式和技术体系。该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院士们对玛湖油田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给予了肯定,并与油田公司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风城油田作业区重32井区sagd(重力泄油技术)先导试验区开发现场,院士们听取了风城油田超稠油开发攻关历程介绍。
风城油田超稠油是优质环烷基原油,被誉为“石油中的稀土”,但因油藏黏度超高,其商业开发曾是世界级难题。历经多年的探索攻关,新疆油田在sagd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风城超稠油油藏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化开发,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优质环烷基稠油生产基地,打造了稠油开发的“中国样本”。
对风城超稠油油藏开发取得的骄人成果,院士、专家们纷纷称赞,并就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与新疆油田专家进行了探讨。
“新疆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地区,我们要加大勘探力度,开拓油气资源和储量增长领域,增加油气储量和产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考察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阳说。
他同时建议,各油田开发单位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单井产量和油气采收率,提高开发效益。
科技创新领域:发展思路清晰 尽快实现成果
7月15日,“院士新疆行”活动能源化工调研组院士、专家们来到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调研,围绕如何通过创新驱动、生产更多高端石化产品提出了建议。
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稠油加工和高档润滑油、高档白油、特种沥青生产基地,多年来,克石化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攻克稠油深加工难题,生产出了高档润滑油、高等级沥青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走出了一条利用独特资源形成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其做法了得到院士和专家们的肯定。
“希望克石化能和国内优势科研院所联合起来,利用科研院所发展创新链、形成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疆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杨为民建议说。
紧接着,院士和专家们来到位于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的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中试基地考察。
2016年,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了先进能源化工及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克拉玛依中心、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中试基地。
其中,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中试基地已成为我国西部能源化工领域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科技研发支撑平台及技术孵化加速器,能够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尚未产业化的高新技术项目提供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所需的配套条件和相应服务。
同时,我市构建了“联合研究院/公司 基金 基地 全球技术协作网络”的“四位一体”创新模式,组织本地企业与中科院各研究所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推动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落地我市。
院士和专家们对我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超前布局尤其是构建“四位一体”创新体系表示肯定。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说,洁净能源实验室特色鲜明。希望克拉玛依市继续加强与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努力在克拉玛依建设“国家能源化工技术创新基地”。
调研过程中,院士和专家们还详细询问了解多项技术的转化过程。
“这些项目的前景非常好,希望尽快转化成生产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建议,希望克拉玛依市加速技术孵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7月16日,“院士新疆行”活动能源化工调研组院士、专家还前往独山子石化公司调研。
水资源利用:完善引水设施 提升节水效率
7月16日, 院士、专家在市农业开发区查看绿成公司棉田配种的盐蒿。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努尔买买提·艾山 摄
7月16日下午,“院士新疆行”水资源利用调研组的院士和专家们先后前往三坪水库、九龙潭,调研北疆供水一期工程受水区水利设施情况;前往市农业综合开发区调研绿成公司现代化灌区绿色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情况。
经过20多年的运行、维修、改造、提升,北疆供水一期工程沿线受水区的水利设施持续为沿线各地区送去了源源不断的“幸福水”,这条渠道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生命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早年曾参与了该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工作,对工程沿线各项情况及技术指标熟稔于心,他非常关心沿线及下游水利设施利用情况。
“现在这条线还有没有‘卡脖子’的地方?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解决了没有?”邓铭江一连三问、直奔主题。
当得知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后,邓铭江高兴地说,要综合利用水利、物理、化学等方法,疏通管道、增加水流量,尽可能多为沿线和下游输送用水。
邓铭江建议,北疆供水一期工程线路长、蒸发量大,可以采取在水库上方覆盖光伏面板的办法,实现光伏发电和减少水分蒸发的双重功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实现管道输水,减少蒸发和损耗;要想办法在克拉玛依建设“水资源银行”,丰水期将水资源注入地下,枯水期采出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来到九龙潭分水闸区,远处来水经九条龙口倾泻而下,形成了壮观的飞瀑景观,水资源在这里得到充分利用,与水利设施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看着如今的九龙潭已成为克拉玛依的网红打卡景点,院士专家们纷纷合影留念。
随后,院士专家们又前往市农业综合开发区,调研绿成公司应用现代化灌区绿色高效用水研究与集成项目后产生的节水灌溉成果。
这一项目将自压微灌大系统管网引、输、配与安全调控充分结合,并建立了水肥智能决策系统、水盐耦合协调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产品性能和自动化程度。
该项目已获得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在绿成公司应用后,节水成效显著。
院士和专家们对这套节水应用系统非常感兴趣,纷纷询问:“一亩地减盐多少?”“一套系统成本是多少?”“使用寿命是几年?”
当得知一亩地通过配种盐蒿可减盐400公斤后,院士和专家们纷纷表示赞赏。
院士和专家们还深入棉田中,仔细观察这套节水灌溉系统的各个部件,详细询问功能和使用情况,并对我市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节水效率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雪梅马世军 高宇飞 《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克拉玛依日报通讯员 赵浩舸)
原标题:了解发展现状建言发展策略 “院士新疆行”克拉玛依调研小记
来源:嗨克拉玛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