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热依扎·达吾林,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玉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木胡牙提,新疆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心衰死亡率极高
且不可逆不可治愈
早期表现非常隐匿
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体力下降、
下肢水肿
睡觉憋醒
都有可能是心衰的另一面
本期《知吗开门》教您如何识别心衰。
一、什么是心衰?
“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也称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了严重的阶段,这时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各个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简单讲,心脏就像人体的一个血液供应水泵,24小时不停地把血管内的血液泵到各个组织器官,而心衰就是心脏这个水泵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泵出和回流。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冠心病是心衰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高血压也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机能异常等也可以导致心衰发生。
除了一些基础疾病会导致慢性心衰的发生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危险因素也会导致心衰的急性加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在秋冬季要防止心衰急性发作,一定要注意这几种情况:最常见的诱发心衰急性加重的原因是感染(尤其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活动量的增加、擅自停药、摄入水分盐分过多、应激状态(如意外创伤或情绪激动)等,此外,心衰患者若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血压飙升或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加剧心衰的症状。
三、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心衰主要表现是喘和肿。喘憋主要在上楼梯,走路等劳力活动时加重,可以感觉气不够用,非常累,常伴有心慌,严重者夜间不能平卧入睡、睡眠时憋醒等症状。水肿多见于小腿等下垂部位,呈凹陷性。另外,如果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能导致心衰的疾病,还会合并原发病的表现。有上述疾病的人如出现典型的喘、肿症状,需要警惕心衰,建议及时就医。
四、如何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
五、心衰患者如何进行院外自我管理?
诊断明确且病情稳定的慢性心衰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持续服药治疗,并在门诊定期随访评估,期间应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慢性心衰患者的院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坚持标准化药物治疗:药物是心衰患者治疗的基石。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是维持病情稳定、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键措施。其中一些药物需要达到靶剂量才会发挥其最好的疗效,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在医生的指导下在门诊调药,不要自行改变药物治疗方案。
2.运动锻炼: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严重表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大病要养,忌口少动,但这样的观点不可取。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适宜的运动训练对于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至关重要,慢性心衰患者应制定运动康复训练计划,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不诱发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为宜。
3.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饮食量、饮食结构、饮水量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保养好心脏,减轻心脏负担呢?
1)水的摄入容量管理即水的出、入量的管理,是心衰康复的重中之重。出量主要包括尿量、汗液以及一些引流液和大便的含水量;入量除了喝水还有食物的含水量,另外还有一个液体量的摄入,这些都包括在里面。容量管理是指出多少就进多少。
2)盐是百味之王,但摄入过多的盐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过高的盐分会导致体内水分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得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心衰越重,水肿问题也会越明显。
·轻度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摄入钠盐量限制在 2 g,实际相当于食盐 5 g;
·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摄入钠盐限制在 1 g,实际相当于食盐 2.5 g;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摄入钠盐限制在 0.4 克,实际相当于食盐 1 克。
生活中,心衰患者要避免吃高盐的腌制品,如咸菜、咸肉、酱菜等;少用含盐量高的酱、酱油;炒菜时尽量少放盐;用葱、姜、蒜及胡椒代替加工的调味品。
4.监测体重:体液潴留是导致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体重增加是反映体液潴留的可靠指标,建议在院外接受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体重变化,每日晨起排空膀胱后测量体重,若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如每周增加2~3千克),无论有无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就诊。
5.自我监测病情:患者若出现如疲乏加重、运动耐力降低、静息心率增加≥15~20次/分、活动后气急加重、水肿(尤其下肢)再现或加重、体质量增加等情况,很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诊。此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衰患者,在家还需监测血压、血糖等。
6.定期随访:心衰住院患者出院后1-3个月内是心衰“易损期”,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分别高达约15%和30%,因此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非常重要。门诊随访应在出院后或者启动心衰规范治疗后2周、1月、3月及1年进行,出院后1-3个月内随访频率为2周1次,病情稳定后,随访频率可改为1-2月1次。具体随访时间和随访内容患者要服从心衰专科医生制定的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