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14日,由中国科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科普联盟、自治区科协、兵团科协、中科院新疆分院联合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科普志愿新疆行”活动在新疆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重庆绿色智能院、等离子体所的10余名科普志愿者跨越新疆南北,行驶近4000公里,走进8所学校,为近3000多名学生做了20余场互动体验形式的科普报告。丰富多样的科普形式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激发了学生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并勇于实践应用的积极性。
活动期间,自动化所卢汉清研究员为新疆地区的300余名科技教育老师带来了题为“科研兴趣与科普教育”的科教创新报告。他将先进科研方向与科普教育相结合,讲解如何将科技与科普融合,帮助老师们增加了知识,拓展了科学教育的思路。
自动化所带来的“智能交互与人机共存”项目,以机器对视觉信息的处理和识别方式为切入点,向同学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图像处理技术的最新应用,展示了人工智能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通过“相似图像检索”“人脸卡通动画”“3d全息投影”和“脑电波控制系统”等互动项目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了正融入日常生活的科学技术,将科普交流活动推向了高潮。
重庆绿色智能院为学生们带来的“人工智能与机器未来”项目,结合自身研发优势,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重点,为同学们带去了耳目一新的创新科普课程。通过科幻电影、热点新闻以及生活实例引入相关技术,配合机器人现场表演,并同时邀请同学们与机器人一起跳舞、竞赛俯卧撑,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等离子体所带来的“人造太阳与未来能源”项目,以讲座、实物互动、趣味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生动的介绍人造太阳以及人造太阳和能源的关系。科普讲座通过趣味小视频和等离子体球等实物吸引同学和老师兴趣,加深同学们对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的了解,结合趣味实验视频介绍了超导现象和特性,展示超导材料样本,让同学们与超导有亲密接触。
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各类人群。本次活动是新疆科协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四管齐下”推动科学普及“去极端化”工作部署的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的科普志愿者们深入基层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新疆建设和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院士工作站)
责任编辑:王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