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科协于2014年11月下发了《中国科协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意见〉的通知》(科协发学字〔2014〕68号),试点对象为地、市级单位,主要形式为全国学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2015年7月,中国科协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科协系统援疆工作会议上,把哈密地区实施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下发了《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区的复函》。一年多来,中国科协大力支持、哈密市主动作为,哈密市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稳步推进。
一、哈密市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总体工作布局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国科协尚勇书记调研哈密时的重要精神,在自治区科协指导下,立足哈密实际,抓住创新助力与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机遇,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动力,按照市委行署的统筹规划,科学化、规范化实施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方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重统筹规划与资源协调,加强支撑力培育,推动平台建设,激励全社会载体创新,实施纵向协调与横向优势资源配置,带领一区两县聚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依托现有的院士工作站、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学会创新资源有效汇聚和利用,通过典型示范、试点带动逐步扩大助力工程覆盖面,到2020年在地区若干个产业集聚区建立示范基地,培养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点标志性技术创新服务成果,有效助推产业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解决重大战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高科技产品;建立联合创新平台,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共性关键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邀请国家、自治区学会帮助解决优势资源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引进、消化、吸收一批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
二、哈密市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优势条件
哈密是新疆连接祖国内陆的门户,下辖一区两县,1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62万人口,孕育着31个丰富的民族文化,能源资源富集,蕴藏着88种矿产,占新疆资源数的64%,煤储量占全国陆上总储量的12.5%,是光能之都,年日照时数高达3380小时;是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地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我国西电东送的煤电基地,是著名的哈密瓜之都,大枣、刺绣之乡。
哈密市委行署高度重视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编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外联动创新示范战略规划》。新型综合能源;新型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加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和物流基地创新体系已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活力呈快速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及机制较健全,到2016年,已建成科普立体宣传、科技示范展览、成果转化孵化、推广技术中心建设、政策推动与激励等载体,市辖一区两县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基本形成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十二五”以来,哈密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改革开放成果更加显著,各项事业走在了全疆的前列。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2.79万元,城镇化率达到了65%,全民科学素质超过了5.0指数,高于全疆3.97比例;2015年被中国科协确立为全国第15个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区。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推动下,哈密科技创新实力得到了显著加强。
三、哈密市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组织保障
2015年,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同志在哈密调研时强调,在创建国家高新区;促进“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方式的转变;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哈密转化;围绕哈密能源优势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协调全国高层次尖端人才和科研机构服务于哈密产业重大需求;支持哈密建立科技金融和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为哈密战略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六个方面给予哈密支持。为此,哈密市委刘剑书记高度重视,在自治区科协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围绕哈密市委“关于申报哈密市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区的请示”及“哈密市实施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方案”,市委行署成立了由刘剑书记亲自挂帅的哈密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领导小组作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在自治区科协领导下,由哈密市科协为实施协调载体,市委行署等四套班子和市属一区两县及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围绕“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和新疆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系列指导意见和尚勇书记在哈密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各部门及各行各业通力协作,深入实施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四、哈密市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取得的主要成绩
哈密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领导小组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意见)的通知》(科协发学字【2014】68号)精神,统筹协调资源配置,措施推动空间布局,坚持创新载体建设,上下联动聚力创新,在刘剑书记的指导下,到2016年哈密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完成了下列资源性支撑力工作。
1、由刘剑书记指导,启动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学术交流活动和千人专家智库建设。
2016年4月25日,与新疆节能减排学术年会暨低碳经济技术新疆学术研讨会组委会联合举办了“创新助力哈密活动日”,签订了1.17亿元的技术投资合同,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专家组副组长柴发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高峰论坛,受到了国务院新闻中心和全国39家知名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创新助力哈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千人专家智库”建设卓有成效,专家智库由原来的165人增加到了近500人,创新科普服务面扩大到了乡村和社区,专家走进乡村、学校、社区和居民,为哈密坚持“四个全面”、围绕总目标、助力扶贫攻坚、全民创新助力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由乡村、学校、企业和社区共同创建自治区“双基”示范建设,并分别被授予“自治区节能减排创新示范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2、2016第二届丝绸之路(哈密)高峰论坛在哈密成功举办。市委行署为强化创新原动力建设,提高决策管理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博士等15人被聘为哈密市“一带一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3、利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哈密分中心、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哈密科研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新疆洁净能源技术研究院和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的辐射驱动作用,自治区特色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平台、哈密工业循环经济研究院、节能减排哈密研究所、哈密综合能源基地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哈密相继投入运营。
4、在自治区科协和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7个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工作站;与自治区节能减排科学研究会合作,联合自治区节能减排专家委员会,在哈密市及一区两县分别设立了4个节能减排专家工作站。
5、借援疆动力、驱动助力引进来与走出去,与河南省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使哈密中车能源风力发电机研制中心、新疆海装风电设备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吸引集聚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创新创业高层次优秀人才;促成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成立了驻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维吾尔族刺绣传承中心)。
6、被列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之一的国家级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进入考评审核阶段。先后邀请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张少琴博士,中科院院士刘光鼎,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张改平、张铁岗等18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来哈密指导调研,全年柔性引进近千名急需紧缺人才。哈密市已形成了中国科协、自治区科协、市科协上下联动,全国学会、自治区级学会和市级学会协同推进,市直各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机制,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不断健全、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7、市委行署将人才培养摆在创新助力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今年全市实现15年免费教育;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全覆盖;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在本地培养高职人才,清华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师大哈密硕士研究生班相继开办,在本地培养硕士人才330人。2016年引进106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博士2名、硕士104名),招录(聘)1000名本科学历的基础人才(双语教师、全科医生、基层党务专干、大学生志愿者等);成立了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和河南理工大学哈密函授站,开设32个本(专)科专业,招生301人;开展哈密瓜、哈密大枣、哈密刺绣等特色优势产业“密作师”选拔培养工作。
撰稿:张韶华 审核:屈祎
编辑发布: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