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先锋丨张炎:专心当好棉花“营养师”-凯时尊龙官网

 科创先锋丨张炎:专心当好棉花“营养师”-凯时尊龙官网
当前位置: 凯时尊龙官网-z6尊龙平台 >> 学会学术 >> 科技英才 >> 正文
科创先锋丨张炎:专心当好棉花“营养师”
发布时间:2023-04-18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永飞

“人,要合理膳食,才能营养均衡,进而实现健康成长。而对于植物来说,合理搭配营养不仅仅关系到自身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土壤和环境的保护问题。”谈及自己工作的意义,新疆农科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张炎这样形容。

入职农科院36年来,张炎先后从事棉花、加工番茄、玉米、小麦、葡萄等作物的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多年来,新疆农民给农作物施肥主要凭经验,造成氮肥、磷肥使用过度,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使用不足等问题,但很多农民对这些问题缺乏认识。

为了让农民直观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基层做科研时,张炎经常指着排碱渠里的草对农户说:“你看,排碱渠里的草长得比你地里的作物还茂盛,这就说明你田里施肥过度,肥料都流失到排碱渠里去了。”

张炎说,施肥也要讲科学,各种肥料要合理搭配,否则,就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拿氮肥来说,如果过度施用,就会造成硝酸盐在作物体内过量积累,吃了这样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并且,土壤中过度施用氮肥,会造成氧化亚氮、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形成温室效应。”张炎说。

前些年,著名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就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新疆水体很少,虽然不会造成太湖那样的悲剧,但过度使用肥料的危害也绝不容小觑。”张炎感叹说。

大学学习土壤农化专业的张炎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有责任通过科学试验和数据,帮助农民找到科学施肥的方案,既保障农户种地综合收益,也保证尽可能降低施肥带来的负面效应。”

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张炎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从事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试验基地分布在天山南北广袤大地上。每年从春天到秋天,张炎几乎都在出差。

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南疆不通火车,张炎只能坐长途车去南疆做试验。“一天一夜的路程,坐在车上晃晃悠悠,既疲劳,又不安全。”张炎回忆说。

由于前期研究的农作物较多,张炎深感力不从心。“做科研,还是要专注一个方向,否则都研究不深、研究不透,很难出成果。”因此从1996年起,她开始专注于做棉花的施肥技术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继2011年和2013年两次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张炎主持的科研成果《棉花肥料养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于今年初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颁发的第二届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一等奖。

2018年夏天,张炎在阿瓦提县做棉田试验调查(资料图)。王爱莲供图

“这项研究成果经过12年的积淀,基于20多年来新疆372项田间试验的大数据,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创新。”张炎说。

由于土壤氮素测试与作物反应相关性差,氮肥推荐困难,这是困扰农业科学家多年的重大难题。“为此,我们提出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氮肥推荐方法,为棉田施用氮肥提供了科学依据,让农户做到了有的放矢。”张炎说。

通过试验,张炎团队发现通过适当增加钾肥和锌肥,可以大幅降低氮肥和磷肥的用量,有效解决棉田氮肥磷肥过量施用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整,既没有增加农户的种植成本,也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张炎说。

针对新疆耕地盐碱化程度高这一问题,张炎团队通过调整氮肥和磷肥的搭配关系,降低了棉田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促进了棉花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张炎带领团队开发了一款手机小程序——养分专家系统。“农户在田里登录小程序,就可以定位到地块,输入要种植的棉花品种等信息,即可获得该地块推荐施用的化肥种类和数量。”张炎说。

根据测算,2019年至2021年,以上科研成果累计辐射推广1200余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籽棉13.41公斤,累计增产籽棉16.24万吨;累计节约肥料14.13万吨,节约肥料投入6.69亿元,增收节支总额达到20亿元。

“我觉得小程序的使用还是不够方便,需要农户填写的信息较多。”张炎坦言,今后,她计划对小程序进行改良,让它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让科研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户。

“惠及的农户越多,我们的科研就越有价值,我的心里就越感到欣慰。”张炎微笑着说。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桑格林


z6尊龙平台的友情链接:
  • 新疆科协微信

  • 新疆科协抖音

  • 科技馆微信

  • 科普活动中心

网站地图